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》,引起市场关注。近日,东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博光表示,七大部门印发新《举措》,宣布设立“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”,意味着中国科技金融进入体系化、国际化新阶段。这将有效推动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,优化政策协同与资本市场生态建设,为科技创新注入长期资本活水。展望未来,产业升级、就业扩容,叠加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,居民投资性收入占比提升,形成消费升级闭环,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源头创造增量的内生需求,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持续的发展动能。
杨博光指出,新《举措》为创业投资多个维度精准发力,通过完善投融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,加大中央地方协同,构建服务科技创新的长效协同效应。首先,大力推动“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”发展,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至18个城市省份以及退出机制,完善科技领域的投融机制闭环发展,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领头作用。在货币与财政政策端,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、加大直接融资的专项支持力度与可贷款周期,再以贷款贴息、保险补贴等政策来释放财税政策的优惠力度,为科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。在资本市场端,推动科创企业的上市融资、并购重组等制度再完善。继两会后,新《举措》再度提及建立债券市场“科技板”,配上央行维持宽裕货币政策环境,运用低融资利率来锁定更长融资周期,丰富科创企业的债券融资支持机制,促进货币政策效果转化与落地。再者,加大中央与地方有机融合,以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为核心,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实践落地,推动科技保险服务与机制完善,鼓励险资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的参与度,发挥好减震器与稳定器角色。整体来看,新《举措》以多维度工作合力,形成长效协同效应,为中国未来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。
杨博光认为,中国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,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。2024年,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.6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研发投入强度(研发投入/GDP)达到2.7%,全球排名第12名,超过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,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,497亿元,同比增长10.5%,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的比重提升至6.9%,延续上行趋势。大量的研发投入直接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高速增长,持续在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、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。在产业端上,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,催生中国新质生产力。以集成电路为例子,在各项政策组合拳的促进作用下,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了设计、制造与封测三大支柱的发展格局,据显示,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同比增长18.2%,连续多年维持高增速,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。这同时也体现出,科技创新不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,更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能,因此,新《举措》政策效应扩散下,未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有望再迈向新台阶。
杨博光强调在线股票配资分红,展望未来基金通过引导资本投向早期科技企业,优化金融支持体系、叠加较低利率环境,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经济创新活力。
一是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转变。“基金”设计存续期20年,更注重企业发展潜力与创新能力,而非短期财务回报,“耐心资本”将成主流。对投资者而言,产业理解、技术研判的能力要求提升,专业机构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二是利于硬科技赛道的长期发展。一方面,进口依赖程度高、本土产业化进程落后、高壁垒、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迎来新发展,最终将带动企业ROE的提升。另一方面,科技创新前缘、潜在供给创造大量需求的领域,迎来自身及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,利于整体产业链的市值扩张与新支柱的诞生。
三是优化资本协同效应与配置效率。央企和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创投基金,发挥“引导”作用,有助于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提升社会资源效率。同时,社会资本借助政策支持,如税收优惠、专项债券参与其中,共享产业发展成果。
四是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。基金的设立将促进创新投资模式和金融产品,以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。如发展投贷联动、投保联动等新型投资模式,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;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,盘活科技型企业的无形资产,提高其融资能力。这进一步激发投资市场的活力。
五是促进资本市场繁荣稳定。随着经济发展、产业变迁,资本市场的权重股也会随之更替。“基金”聚焦长期的产业发展、产业核心竞争力,伴随产业升级、企业发展壮大,这将增加更多的长期优质资产,将促进资产市场的长期繁荣稳定。
总体而言,在“两会”精神引领下,新《举措》印发与“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”设立,标志着中国科技金融进入体系化、国际化新阶段。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,强化科技创新的全周期金融支持,推动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,优化政策协同与资本市场生态建设,为科技创新注入长期资本活水、为经济增长增添发展新动能。更重要的是,产业升级、就业扩容,叠加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,居民投资性收入占比提升,形成消费升级闭环,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源头创造增量的内生需求,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持续的发展动能。
—CIS—在线股票配资分红
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